“一带一路”展现强大韧性与活力

阅读数:3337   发布时间:2022-12-7

由中国企业承建、实施的孟加拉国卡纳普里河底隧道项目举行南线隧道竣工仪式;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合作建设的雅万高铁成功试运行;由中企承建的柬埔寨首条高速公路金港高速公路通车、黑山首条高速公路黑山南北高速公路优先段通车……近期,“一带一路”建设捷报不断。今年以来,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发酵、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等影响,“一带一路”合作仍然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。


经贸合作质效齐升


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提出以来,我国与沿线国家合作稳步前行,在贸易、投资、金融、科技、社会、人文、民生等领域取得丰硕成果。截至2022年8月底,我国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累计约12万亿美元,对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超过1400亿美元。我国已累计与30多个共建国家和地区签署“经认证的经营者”互认协议,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。


受访专家在接受《中国贸易报》记者采访时普遍表示,“一带一路”建设在短短几年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,表明其顺应了时代要求和各国加快发展的愿望,能够把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同沿线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,为各国应对世界变局下的风险挑战创造了条件。特别是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叠加的当下,“一带一路”为全球发展注入了强大正能量。


今年以来,“一带一路”朋友圈日益扩容。我国与阿根廷、尼加拉瓜、叙利亚和马拉维签署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合作谅解备忘录,与摩洛哥、古巴签署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合作规划。前10个月,我国对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72.5亿美元,同比增长6.7%,占同期总额的18.3%;对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641.7亿美元,新签合同额852.9亿美元,分别占总额的53.9%和51.8%。


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助理研究员陈超告诉记者,“一带一路”已成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新的增长点,作为双循环战略国际大循环局面打造的重要抓手,将成为未来中国海外投资最具潜力的目的地。通过共建“一带一路”,中国也形成了一批世界级跨国公司,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。


“未来,随着共建‘一带一路’不断走深走实,中国同周边国家在绿色低碳、数字经济、人力资源开发等领域将有更多合作空间。”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“一带一路”研究室执行主任谢来辉表示,中国如何同周边国家共建“绿色丝绸之路”,通过自身生态文明建设,带动周边国家一道走上绿色低碳的发展之路,这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。


互联互通硕果累累


“今年以来,中国与共建‘一带一路’国家一道,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,把基础设施‘硬联通’作为重要方向,把规则标准‘软联通’作为重要支撑,把各国民众‘心联通’作为重要基础,取得了一批实打实、沉甸甸的发展成果。”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主任金贤东表示。匈塞铁路、中泰铁路、雅万高铁、金港高速公路、瓜达尔港等一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稳步推进,有效拉近了共建各方的时空距离。


近日,印尼雅万高铁首次试运行取得圆满成功。这是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、全要素、全产业链在海外建设项目,项目建成后,雅加达到万隆的轨道交通时间将由现在的3个多小时缩短至40分钟。目前,雅万高铁建设进展顺利,全线13座隧道全部贯通,箱梁架设工程完成,正线铺轨正有序推进。


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院长、国际投资研究中心主任、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开放型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晓涛告诉记者,基础设施是“一带一路”建设的优先领域。“一带一路”沿线的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,互联互通需求旺盛,中企投资当地为沿线国家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和岗位,改善了当地基础设施,推动当地产业发展。


由中企承建的柬埔寨金港高速公路10月通车,柬埔寨进入“高速公路时代”。金港高速是柬埔寨第一条高速公路,是中柬共建“一带一路”重点项目。据金港高速公司总经理莫坤介绍,通车后的金港高速全线有8个收费站、3个服务区、1个停车区以及运营管理中心等多个配套办公室,累计直接为当地提供超过2000个就业岗位;在高速建设期间,最多时曾雇用了5000多名当地员工。而且项目部分物资、设备也是就近采购,促进了一大批供应链企业的发展。


此外,作为我国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互通互惠互联的有效载体,中欧班列为沿线地区开展经贸往来提供了交通支撑,得到了沿线国家的普遍认可。张晓涛表示,中欧班列不仅辐射范围广,还推动集结中心、经贸产业园、海外办事处和海外仓建设,进行国内及沿线国家口岸扩容改造,实施“安智贸”等新型通关模式,推进“一单制”运单方式等一系列举措,有效提高了通关效率和便利化水平。


“中欧班列等项目的持续推进给‘一带一路’沿线国家和地区带去更多新商机。”谢来辉表示,交通互联互通显著带动了中国与沿线地区的旅游、教育、人员往来,促进中外人文交流持续深化,成为民心相通的重要纽带。未来,要加快推进“一带一路”交通互联互通,稳步推进既有关键项目,如推进中老铁路等重点新通道持续延伸,形成布局合理、功能完备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,持续推进区域内贸易畅通。同时,要实现通道建设与产业贸易融合发展,重点发展创新型新业态、新产业,提高沿线地区产业升级水平,创造更多就业机会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来源:中国贸易报    作者:本报记者 周东洋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责任编辑:葛岩






 
苏豪通9710系统